一、頂級期刊的社群接納現象
頂級期刊的學術社群如同開放源碼社群,有共通的溝通符號,禁忌,喜好,流行。能夠掌握這些元素就比較有機會成功刊載。我覺得這其實像是一個社群的接納過程,先看你酷不酷,聊不聊得來,思考方式是不是和我們一樣, 然後決定是否接納你成為新的一員。
二、鉅細靡遺的敘述
亞洲的思想教育訓練我們要言簡意賅,我們的文化中固有著[此中有深意,欲辯已忘言]的深層意境。這樣的文字敘述模式會在頂級期刊論文審查過程中遭遇極其不利的境地。"Do not use one sentence to explain ten ideas, use ten sentences to explain one idea."
三、表達清楚是研究者最基本的責任
無法被理解的論文就無法造成真正的影響力。無論有在偉大的洞見,只要無法清楚表達,就沒有任何意義。在同儕審查的過程中,假如連審查人都無法理解又如何能夠被一般讀者所理解。
四、理論運用的正確觀念
理論的使用,不是僅僅為了引用,而是為了讓讀者更快速的理解你所要描述的情境。就像是成語的使用,小時候只知道成語用比較多的作文分數會比較高。但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為了能夠讓讀者個快速地進入作者想要表達的情境當中,而成語正好是達到此目的最好的工具。
就如同我們不會用"徐娘半老"來形容媽媽的長相,
我們也不應該隨便套用一個理論就滿心期待可以寫出一篇好論文。
五、Reviewer也是人
Reviewer也是人,和投稿人一樣總是超時工作,只有很短的時間卻要審查大量的論文。一樣也有情緒,也有喜好,也會有盲點。
六、投稿過程是一段反覆學習的旅程
從來沒有論文能夠一次過關,頂級期刊的同儕審查制度本生就是一個帶有學習色彩的機制。透過審查人與投稿人之間一輪兩輪三輪的來回溝通,逐漸演化出合適於刊登的完美論文。因此就算沒有成功刊登,在過程中就算遭遇許多挫折,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學習到許多,前提是要熱愛研究。